上海一恒

服务热线:13621695486
13621695486

他们都在找: 一恒DHG-9070A台式鼓风干燥 一恒DZF-6050真空干燥箱 一恒DHP-9082台式微生物恒温
当前位置主页 > 技术支持 >

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演进

返回列表 来源:未知 发布日期:2019-05-18 23:12【
1 诊断标准的发展回顾
从首个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“Bloch 标准”新近的美国风湿病协会⁃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(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/European LeagueAgainst Rheumatism,ACR/EULAR)标准,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从小规模、地区性的研究逐渐发展为多中心、国际化的协作组研究,从原来复杂繁多的条目逐渐简化为简单便捷的数条指标,诊断效能日益提高
 
1.1 地区性标准
受限于对本疾病的认识,早期的标准较为简 陋,如 1965 年的 Bloch 标准中认为具有口干症、干燥性角结膜炎、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结缔组织病中的两项,即可诊断为干燥综合征。此后的二十年间,得益于组织病理学、血清学等领域研究的长足发展,诊断标准得到补充及完善,逐渐形成了“口眼干燥等主观症状以及唾液腺、眼部、血清学和 组 织 病 理 学 等 客 观 检 查 ”相 结 合 的 诊 断 体。多国的研究机构,通过回顾性分析病例的共同特征,提炼具有诊断价值的指标,先后制定了各自的地区性诊断标准,诸如圣地亚哥
、日本以及希腊标准等。
 
地区间的研究水平以及收集病例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,使各国对本疾病的认识存在差异,并最终体现在诊断标准中。如圣地亚哥标准认为病理学及血清学改变是本疾病的特异性表现,这两方面指标是诊断的必要条件,而日本及希腊标则更关注外分泌腺的功能障碍,病理学及血清学指标不是必要选项。为克服地区性标准的局限性及偏倚,各国积极开展合作交流活动,于 1986年举办了第一届干燥综合征国际研讨会,为后续的 国 际 化 标 准 建 立 了 交 流 平 台 并 奠 定 合 作 基
 
1.2 国际化标准
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,多个协作组通过全球化、多中心、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制定干燥综合征的国际化诊断标准。与地区性标准相比,国际化标准的样本来源世界各地,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,同时其制定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,并在其细则中得到体现。比如由欧洲流行病学中心主持起草的欧洲标准,选用了较宽松的纳入标准,以促进本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。而美欧共识小组(American⁃European Consensus Group,AECG)标准,希望通过客观检查,将本疾病与其它具有口、眼干燥症状的疾病相鉴别,因此将唇腺淋巴细胞浸润灶或血清自身抗体(抗 SSA 抗体/抗 SSB 抗体)阳性等特异性改变列为诊断的必要指标之一。201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标准,旨在对疾病进行分类,筛选适合进行生物制剂临床试验的病例,只保留了重复性良好、特异性强的 3 项客观检查(角结膜染色、唇腺活检及血清自身抗体)
 
2 诊断细则的优化
诊断标准的演进中,诊断细则也在不断优化,如特异性差、操作难度大而不便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技术被陆续淘汰,指标的评估方法也逐渐被统一,这些措施使本疾病的诊断日益高效、科学。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演变是基于对本疾病认识及研究的不断深入,从制定方式到诊断细则均有了推陈出新的变革,使诊断日趋高效而简练。现行的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是通过归纳分析和总结大规模、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而制定的,克服了地区性标准的局限性,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更高的可靠性,已成为口腔科、眼科及风湿免疫科通用的诊断标准。